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首页

成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咨询:028-87788834

当前位置:成都白癜风医院_成都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成都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> 成都白癜风医院

17岁少年被白“魔”捉住 该如何摆脱?

更新时间:2016-08-03 16:03 阅读:299次

白癜风,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疾病,具有易复发和易扩散的特点,并且使白癜风患者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,因此被医护人员称为“白魔”。17岁的男孩,正是花一样的年纪,正处于求学的年龄,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是会患发一些疾病。家住甘孜州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小军,1年多之前面部出现了白斑,被白“魔”捉住后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心理疾病,也给这个不堪一击的家庭带来沉痛的打击。

  小军是一名高中生,在校成绩一直很不错,学习认真的小军一直有个理想,就是能考上自己向往的大学,所以在校期间小军除了学习还是学习,从小抚养他长大的爷爷看着孩子这么用功地读书很是欣慰,家里虽然条件不好却也很幸福。直到一年前,小军的前面部左侧髋部出现白斑,且在逐渐扩大,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有的平静和幸福。

 

1患上白癜风,整日沉迷网吧不敢上学

 

1
一年前小军前面部左侧髋部出现白斑,可把爷爷给急坏了。爷爷带他到当地的医院治疗,并进行口服药物及外擦药治疗,但仍然没有效果。后来白斑面积逐渐增大,且扩散到其他部位,爷爷趁着周末时带着孩子到大医院检查,被诊断为白癜风。这让原本积极乐观的小军一下子泄了气,一直听说白癜风是不治之症,这可如何是好?后来白斑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,班里的同学因小军扩散的白斑都渐渐的疏远他,在背后甚至是嘲笑他,从原来受欢迎的帅哥变成了现在去哪儿都是默默一个人的白斑小子,这种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待遇使小军的内心、自尊受到严重的打击。

 

成都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

1

小军每天都郁郁寡欢,甚至沉迷网吧不愿意去学校,不愿见人。爷爷担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,迫切希望能治好小军的白癜风,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,不过治疗效果一直不佳,用了一些外擦药没有效果白斑还在扩散。

 

治白癜风成都哪个医院好

 

2爷爷以死相逼 白斑少年该何去何从?

 

2

 “这么大的孩子,这么乖的孩子,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,整日上网打游戏,天天不去上学,还学会了吸烟、喝酒、打架,脾气越来越暴躁...小军的爷爷向我院专家王艳琼主任哭诉。看见自己一手拉扯大的乖孙子堕落的样子,爷爷又气又心疼,立即把小军从网吧拉回了家里。

  “小军,我们再多找几家大医院去治疗看看,你别这样自暴自弃好吗?家里虽然穷,但为了你,我再苦再累都无所谓。可你如果这样下去,我也不想活了...”小军的爷爷泪如雨下,他从来没有发现爷爷像这次伤心绝望,从前爷爷是那么的乐观开朗,都是因为自己!小军内心感到自责,同时又激起了他的治疗欲望:“为什么要放弃治疗呢?为什么要自暴自弃?不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甚至比我严重的白癜风患者么,就算是为了爷爷我也应该坚持治疗试试!”

 

3不放弃前往成都西部 高中男孩重展笑颜

 

3

小军上网查看了很多白癜风医院,看了贴吧、治疗的案例和评价,并作了多方比对,决定趁着这个暑假和爷爷来到成都西部白癜风医院治疗,摆脱白“魔”。在成都西部白癜风医院王艳琼的悉心检查下,小军由于长期学习任务繁重,自身心理压力也大,导致免疫力下降,体内微量元素铜离子低下,诱发白癜风。美国三维皮肤CT下只发现少点的黑色素细胞,大部分黑色素细胞消失,伍德Wood灯下面部、胳膊、腹部、会阴部不同程度的色素脱失,小军得的是局限型进展期白癜风,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蔓延扩大。

  王主任和其他的专家根据小军的病情和学业需要,为其制定了一套科学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医院采用美国新一代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结合全身光疗、中药药浴等,先稳定小军的病情,使其不再蔓延发展再治疗。美国新一代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是目前国际上高效、尖端的白癜风治疗技术,光束直达病灶,直接激活酪氨酸酶活性,刺激黑色素细胞合成功能,修复受损黑色素细胞再生功能,让黑色素合成细胞代谢得到改善,使白斑逐步恢复。

 

成都的白癜风医院哪家好

3
为了进一步治疗,防止复发,王主任让小军再配合治疗一段时间,并特意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,让小军注意饮食、规律作息时间、适量运动等。现在,小军已经在我院接受了将近20天的治疗,白“魔”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,爷爷看着孩子身上的白斑一天天减少,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。小军的爷爷激动地说说:“以前东治西跑的,没有啥子效果,如今来到这里,终于好转了!”

 

 

上一篇:7岁女孩患白癜风 西部治后终展笑颜

下一篇:她来了,请提前预约

西部慈善基金援助政策手指白点是白癜风吗?早期的白斑长的什么样的?大面积白斑能治好吗脸部白癜风治疗费用?
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

友情链接:

备案号: 蜀ICP备12011605号-36
(成武)医广【2021】第06-07-062号